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2 (第3/4页)
月初六病卒,时年六十六岁。 朝廷追赠王安石为太傅,当时已被高太皇太后召回京做中书舍人的苏轼奉命替小皇帝赵煦撰写了篇的制词,文辞绝妙,肯定了王安石在立德、立功和立言之三不朽业绩,通篇赞扬王安石人格品德才学,但巧妙地把他为相数载的政绩略去不提,作了简化处理。 元祐八年九月,太皇太后高氏崩。次年年轻气盛的赵煦立即改元为绍圣,意指要继承先帝的遗志复行新法。他亲政后大肆罢黜旧派官员,任用章惇为相,蔡京为户部尚书,蔡卞由翰林学士兼侍讲升为国史院修撰兼知院事,并遵赵煦旨负责重修,力翻前案。章惇、蔡京、蔡卞等人得势之后又对旧党官员进行了猛烈的打击,元祐年间得高太皇太后重用的官员几乎全遭罢黜贬放。可赵煦虽像他父亲那样有借新法中兴大宋的愿望,但为人行事过于莽撞冲动,缺乏赵顼的眼光与才能,又容易偏信小人,以至政局越来越乱。赵煦即位十五年后,于元符三年正月八日驾崩,年仅二十五岁。他死后无子继位,便由向太后作主,选择了赵顼的第十一子端王赵佶即位为帝,后来庙号为徽宗。赵佶也决意奉行父兄政策,继续用新派官员执政,但如今以蔡京为首的“新派”中jianian佞之人远多于神宗时期,他们实行的政策方针已与王安石时大不一样了。蔡京掌权后更严酷打击元祐党人,将他们称为jianian党尽数贬窜,并将他们名字刻石立碑为据,共列一百二十人,称作党人碑。蔡京后拜相,为左尚书仆射兼门下侍郎,而蔡卞则知枢密院事,兄弟共握大权,时人皆暗叹赵氏江山几乎已改作蔡氏江山。而大宋国家却在两党多年的倾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