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卒_第一百二十一章中庸之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中庸之道 (第4/5页)

本原因还是王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其实齐玄素也把这一点看得很明白,好些人说他觉悟不算高,大环境如此,他委实是高不起来,他之所以能上位,是靠了谁?他不能吃人家的饭砸人家的锅,那会让他成为“孤臣”,如今道门连个大掌教都没有,也不知道“孤臣”做给谁看。

    更重要的一点,如果整天拿着道

    德大义去批判这个,或者审判那个,那么别人就会以圣人的准则去要求你,一旦有做不好的地方,立刻便被口诛笔伐,这就是反噬。

    相反,如果是个恶人,偶尔做几次好事,还会得到同情和赞扬。

    这就是要求标准的不同。

    一句话,声妓晚景从良,半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一生之清苦俱非。

    所以,固然不要做老妓,也不要做贞妇。还是做个普通人,有丈夫的时候恪守忠贞之道,没了丈夫该改嫁就改嫁。

    千万不能做圣人,还是做个俗人比较稳妥。

    可以有良知,有底线,绝不能认为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

    总而言之,恪守中原人的中庸之道,不走极端,实乃第一等的选择。

    正因如此,齐玄素到了婆罗洲之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大多数时候都力求在规矩内行事,可如果到了非常之时,该用手段还是要用手段。

    兵者诡道也,再在这个时候去讲什么程序正当与否,那都是不合时宜的事情。如果死守着规矩教条不放,那就印证了一句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当然,这种话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谁拿到台面上来说,多半要被“清流”们用道德好好拷问一番,用道德的铁索勒住脖子,面目狰狞:“为什么不做圣人?为什么不守规矩?你该死啊!”

    姚裴吩咐了这件事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