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六章 明艳姣美 (第1/2页)
当初内阁拟了几个封号,送到皇帝面前,请他定夺的时候,里面是没有“瑄”字的。 这个字,和国号音同,在宣字旁多了个王。 内阁大学士们有几个脑袋,敢给一个皇子拟这样的封号? 皇帝看了他们拟定的,却都不满意,打回内阁,让大学士们重新拟。 结果饱读诗书的大学士们薅光了头发,也没能想出个让皇帝满意的。 君心似海啊! 皇帝到底要什么样的封号? 当初开朝皇帝造反的时候,也没这么难啊。 关于封号的时候,前后拉扯了十来天,最后还是皇帝自己定的。 瑄。 大宣的王。 这个中深意,惹人浮想联翩啊。 除此之外,还有更古怪的地方。 按照祖制,皇子成年成婚后,就要搬出皇宫,封王前往封地,远离京师。 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保证太子储君的地位和朝廷的安稳,免得他们妄图争夺嫡位,惹出什么乱子来。 六皇子被封为瑄王,按道理,也该给块封地,让他麻溜儿的滚出京师,独立门户过日子去。 但皇帝并没有这么做。 他还没六皇子封地,只在京师里赏了他一座瑄王府。 成年的皇子在京师都有一座宅子,这原本没什么稀奇的。但皇帝没让他离开京师,这就不太寻常。 有言官就上书,说皇帝这么做不合祖制,洋洋洒洒上千字,通篇引经据典,怼皇帝不守祖宗的规矩。 把皇帝喷的狗血淋头。 这个言官纯粹不知死活。 拿到奏疏,内阁首辅高桥坐在文渊阁里大骂了一通。 暗地里,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