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 曲则全,枉则直 (第4/6页)
。 杨博对海瑞回京没有任何的意见,下了书押,也下了自己的印信。 而后文渊阁会草拟一份圣旨,把海瑞过往做的事数一数,把举荐的人的名字也写到圣旨里,再快马加鞭送到海南,海瑞才能动身回京。 海瑞回到京师至少要一百八十天,也就是半年的时间,北衙到琼州,路途遥远。 朱翊钧在读书,他不怪那些言官们朝天阙。 给事中、监察御史,大多数都是给刚从翰林院观政的新科进士的官员,都是些年轻人,他们热忱、他们热情,他们热血,他们冲动,他们对国事愿意表述自己的意见,他们对邪恶不能容忍,他们同样容易被人利用。 都察院那么多的御史,全都是晋党的人? 但是一小撮坏到流脓的狗东西,四处煽风点火,这些御史们就容易被鼓动。 风力、舆论、清议,多数都是如此。 朱翊钧并不怪他们,年轻人不气盛,年轻人不热血,那还是年轻人吗?他们的血冷了,那大明才是一潭死水,根本没救,可以等死了。 只是经过此事之后,朱翊钧发现,葛守礼大约真的不知道陆树声失仪之事,被御史们编制的信息茧房,牢牢的控制住了。 海瑞回京,也会被信息茧房,牢牢控制住,而后成为族党们手中的利刃吗? 朱翊钧一脸平静的读书写字,等到海瑞回京,这把刀一定会牢牢的握在自己的手中。 张居正坐直了身子,开始廷议第二件事。 戚继光回京。 戚继光要回京了,而且是开奉天殿领赏。 张居正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对戚继光驻扎北土城、入德胜门、入东长安门、入承天门的具体时间和礼仪,都做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 张居正说这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