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_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第4/6页)

不是花花架子,装装样子。

    廷臣还以为,大明皇帝的宝岐殿,只不过是皇帝为了表示重农桑的一种象征,即便是收获的时候,没有收获多少,司礼监的太监们,难道不会采买?把买来的土豆、番薯,种到地里,等到收获的时候,大喊祥瑞吗?

    宋仁宗的宝岐殿,岐为二,就是一颗麦上种出两个麦穗来,被视为祥瑞。

    宋仁宗的时候,那些个宦官为了讨好皇帝,从民间收集双头麦穗,夜里偷偷种在宋仁宗的宝岐殿门前的田里,收获的时候,所有田里全都是一麦两穗,人人上贺表称颂,天佑大宋。

    大明廷臣都是一步步卷到明公的位置上,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这点把戏,当然能够看得穿。

    所以,亲事农桑这件事,在大多数的朝臣们看来,就是宋仁宗[岐麦祥瑞]的翻版罢了。

    糊弄皇帝罢了,大臣们糊弄皇帝,宦官就不糊弄了吗?

    让廷臣们意想不到的是,大明皇帝居然不玩这种招数,玩起了身体力行来!而面前的两盒放在阳光下,一眼就能看出差别的种苗,就是身体力行的结果。

    张居正和徐贞明在一旁说着话,大多数都是徐贞明在讲,张居正在听。

    徐贞明主要讲的是小皇帝做的事儿,九成九的重活儿累活,在小皇帝来到宝岐殿之前,徐贞明都安排人做完了,只有一点点的活儿,小皇帝习武之后,才会特意留给小皇帝。

    不危险、不脏不累,而且极有参与感。

    “陛下每日都会过来吗?”张居正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徐贞明不知道元辅为何如此一问,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