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 (第7/13页)
土再秤重,点检收获。 五亩地百十个人,不到半个时辰,就刨干净了土里的番薯。 朱翊钧根本就没停,带着人又去了左边的田,这边全都掐架、杀青高温钝化后的薯苗,这里收起来就格外小心了。 站在干岸上的文武廷臣们,也都换上了短褐,高端的羞辱,往往是最简单而直接的办法,论尊贵,天底下谁能有皇帝尊贵,皇帝穿着短褐在地里干活,文武廷臣能眼巴巴的看着? 天子至尊,尚且亲事农桑,而且不是做做样子。 这些个文武廷臣,就只能想尽办法找到短褐,换上之后赶紧跟着一起下田。 德:躬行心得之理。 但是朱翊钧愣是没让人给文武廷臣们准备短褐,有几个廷臣一看到小皇帝的打扮,就知道皇帝要下田,立刻就差人去取短褐,家里没有也立刻去买,绝对不能在收完之前,还没找到短褐。 海瑞是最快找到短褐的,他生活清贫,短褐就是他在琼州的日常起居所用,回京之后,他家里就有。 左边的田亩很快就收完了,剩下几个廷臣,没找到短褐,站在干岸上,格外的尴尬。 谁有德,谁没德,一目了然。 这里面六部明公礼部尚书陆树声和右侍郎万士和就没找到,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没找到,四个人站在田边,尴尬无比。 人多力量大,很快番薯就收完了。 徐贞明带着一众小宦官小心的称重,在长达半个时辰的称重后,徐贞明拿着小本本,来到了皇帝面前,大声的说道:“陛下,右边未经过掐尖一共打了一万五千三十二斤,左边清点之后,一共打了两万五千五十三斤,按照五折一算,右边田的亩产为六百斤,左边亩产为一千斤。” 葛守礼疑惑的问道:“是多少就是多少,为何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