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晨就如他所想忠心耿耿的去边关领兵了。正值此时,尼山之下也爆发了流寇之乱,幸而姜晨有所准备,师生基本无虞。梁山伯想起当日一番言谈,对姜晨见解无话可说。
他与谢琰等人才离京,桓玄便开始行动了。
有桓氏基业留存,近些年来他又收敛锋芒韬光养晦,攻取京城全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月余以来,风风火火屠了大半司马氏。
谢琰闻讯极为着急,但与慕容之战正在要紧之处,脱不得身。
姜晨估摸着,桓玄要登基加冕了,领着北府兵玩了一招背水之战,惨胜之后应谢琰请求纠集各路兵马清君侧去了。
胜也简单,败越容易。
桓玄称帝十日,便结束一生。司马曜惊吓过度,痰气攻心,一时疯癫一时清醒,浑浑噩噩,难当大任。
纵观朝中,司马一族竟已零零落落,寻不出能上的台面的男丁。兜兜转转之下,拿了东海王之孙戴上冠冕,此人庸弱无能,不堪为帝,可他姓司马。他在桓玄之乱中,因为封地临近寿阳为姜晨保下。至于巧合又或有意,那他人无法看清。
初登基为帝,任马文才摄政。
不足三月,执意禅让。
辞而又辞,最终帝位变动。未归桓氏,归于马氏。众臣对此心思不一。
新帝登基,不同往常,毫无大庆之意。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