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5、《讨史檄文》 (第7/9页)
返粮。 听起来美好得不得了,但结果不用说都能想到。大量义仓粮食被朝廷,被官员侵吞,贪末;义仓成为引发隋末大量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隋朝能宏观调控粮价的吹嘘是根本不存在,因为隋朝不是出钱收购百姓的粮食,而是百姓吃不完粮食自愿上交,是记账,不给钱的。 一旦百姓毫无保留的交出自己的财产又没获得相应报酬,只有一张空头支票,结局就已经注定。 既然能白得,谁愿给钱?人性是经不住考验的。 这和秦国在河北用钱收购粮食控制粮价完全是两码事,河北百姓立即就能拿到卖粮食的钱,而非朝廷的空头支票,这样他们也不用担心隋朝那样的惨剧。 这次根据王溥回报,从河北百姓手中拢共收购粮食九十二万石。 史从云下令,其中五十万石不需要动,就存储在黄河北面的一个转远大仓中,剩下的四十二万石,顺着水路运回大梁,存在永丰仓。 同时蜀地打仗时府库中也缴获大量粮食,顺着水路运回来,半年多运了六十万石左右的大米,剩下的史从云下令不再运输,因为成本太高。 这几年来,河南,河北,淮南,山东等地都开始恢复起来,就像今年的河北,已经是接连三年大丰收。 国家的元气正在恢复,因为契丹人已经很久没有大规模往南用兵,烧杀抢掠对百姓生产和生活大规模破坏的事快十年没有发生。 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家正在持续恢复。 转远仓并不是永久仓,但史从云放五十万石在黄河以北,还是在转远仓中,是因为他很快要出兵北方,并不准备长期存储。 计划已经定下,接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