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_300、天下大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0、天下大势 (第4/8页)

......

    大梁周围有好几个大营,不少是陆续增设的。

    大梁不像长安,周围一马平川,唯一险要就是北面黄河,所以平日需要重兵把守,城外各方向有好几个大营。

    像长安,要拱卫京都代价很小,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等,西面黄河阻隔,渡口稀少,派少量兵力就能保护京都安全。

    潼关一带被称赞“百二秦关”,意思就是一百个人进攻,只用两个人就能守住。

    依靠山川险要就能大大降低成本,少量部队就能保护京城安全。

    但大梁不行,开封四周除北面的黄河不结冰的时候还算险要,周围无险可守。

    黄河也因为渡口太多没法长久守住,五代以来北方渡河战争不少,没有一次黄河最终能守住的。

    黄河上能过的渡口多,流量也远不如长江,这时候冬天还会结冰,简直防不胜防。

    这种情况下要安全防线只能靠兵力堆,在京城周围到处设大营,驻扎大量军队。

    北宋被拖垮的一个大原因就是“冗兵”,北宋一朝光京城附近的驻军几乎就是汉、唐全国常备兵力总和,有些时候甚至还要多。

    这样大规模养兵时间久了财政肯定要被拖垮,而这样的冗兵最重要的就是其首都地理位置造成,没有山川之险,只能靠人堆。

    此时大周已开始逐渐有这样的趋势。

    比如五年前先帝要打南唐,第一件事不是出兵,而是征发十多万民夫大修开封城墙。

    当时是官家有气魄,他肯定也明白其中危险,如果大军不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