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0、北面兵锋 (第3/7页)
三十里的栈道,根本守不了。” “你们有多少人?” “王昭远只给我们留了两营人马,九百多号人。”说到这,众多蜀军都一脸愤懑。 史从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这栈道要地上只有他们这二三十人守着。 一下子明白过来只有居然有些哭笑不得,也大受震撼,心里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用人可太需要斟酌了。 “王昭远不会以为守剑门关就是真的守个剑门关吧.......”史从云感慨。 几个一脸沮丧的蜀兵将士也无奈道:“他可能就这么想的。” 根本不知兵的人来当统帅,也是蜀国将士的悲哀了。 剑门关和大剑山之间的栈道是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当年诸葛亮修剑门关史从云虽然没在场,但他们这些沙场出身的人一看就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了。 大剑山的断开处有三十里左右险要地带,这里段路上都修路栈道和隔几百米一处的的拦腰楼阁,为的就是据险要的三十里栈道和山道层层层阻挡敌军。 而剑门关只是这一段路中最险要的地方而已....... 怎么可能只守剑门关呢! 这是一个长达三十里左右的完整防御体系。 所谓那些天下名关大多都是如此,都不是一个单独的关,一道门,是一整套配套的完整体系,守军要生活,要轮换,可不是机器。 战争是长期的过程,不只是考虑一时守住,众多士兵守在那的吃喝拉撒,体力消耗之后的援兵和轮换都需要能解决。 当初诸葛亮建关显然是考虑这些的,三十里的栈道山路,前方层层阻隔,后方援兵和后勤能沿着栈道和山道往前补充,钱线伤员能往后运送,这样据守栈道上众多阁楼逐次抵抗,就算失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