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流文艺时代_第二一三章 谁是东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三章 谁是东哥? (第2/7页)

己总结的那些经验,建构出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来,这样的教学实验在中戏未必能够顺利实行。后来吴常新找到他,许他可以在金艺施展自己的教学计划,他才同意过来。

    在张先的教学体系中,散文训练占非常重要的位置。

    散文训练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和认识,让他们能够用心观察和审视,这样才能看到很多日常看不见的细节。

    这一点,于东跟毕飞雨都非常认同。

    在写小说之前,他们从小学开始就经历了大量的散文训练。

    于东小时候,一周至少要写四篇日记。

    一开始写日记的时候,也就只是记录日期、天气,再说说心情。或者像是记账一样把自己一天所干的事情罗列出来,比如早晨吃了包子,中午吃了红烧rou……

    后来对自己要求高了,开始写一些随笔。

    写随笔最能锻炼人,就像是股票经理人复盘股票一样,回头去看,才能发现一些之前没有发现的东西。

    大到一个人,小到一个蚂蚁,即便是匆匆一瞥,也能在随笔里面大书特书。

    有些学生,总觉得日常平淡,无甚可写,所以下笔难如登天。

    但恰恰如此,才要用力去写。

    久而久之才能锻造出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有些人觉得既然没什么可写的却非要写那不是无病呻吟么?

    但事实上,这不叫无病呻吟,而是于无声处听惊雷。

    还有些学生,一拿起笔就想写出惊天动地的故事,却不知他们连生活中的一杯茶,一碗水都写不好,又怎么把惊天动地的故事呈现出来。

    ……

    见面会结束之后,于东、张先和毕飞雨三人并肩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