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7 (第3/4页)
权微对装饰的流苏坠子比较有兴趣,他看杨桢看得仔细,随口便问道:“你喜欢这个啊?以前学过?” 牙行的继承人从小就要背数法口诀、练筹算功夫,杨桢笑着说:“还行吧,以前用惯了,手边没有就觉得缺点什么,学过一段时间。” 权微感觉他以前应该是个学霸,虽然算盘现在的实用性不大,但是会珠算也是一门古老的技艺,传承需要好好保护,权微忧国忧民地说:“那你接着挑,有喜欢的就买。” 杨桢转了一圈,好不容易在第二个转角位置找到了一个带尺度的算盘,材质是不锈钢的,白溜溜的颜色看着十分寡淡不说,而且也没有称量的功能。 但它融合和了算、量两种功能,已经脱离单一的算盘,成为了一个度量衡。 杨桢乍然看见它,心里就涌出了一股惊喜,每一次靠近带着过去痕迹的东西都会让他觉得亲切。 度量衡的制式有成千上万,既然这种出现了,那么他惯用的那种一定也存在,杨桢将不锈钢算盘拿起来,准备去问问老板还有没有别的样式。 权微没见过刻度的算盘,好奇心作祟地说:“这啥?” “是度量衡,”杨桢说起这个是专业的,“就是以前的生意人,带在身上,方便随时随地衡量货物的一种工具。” 一个算账的算盘还成衡量货物的工具了,权微毫无概念地说:“怎么量?” 杨桢解释道:“你看,古代的人流通性低,有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所以各个州府的计量标准不太一样,甲城一尺是21cm,乙城一尺24cm,丙城又是一个数,这样商人的生意就没法做了。所以工部会采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