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宇喜多家的聚宝盆 (1/2) (第5/7页)
大了桶圈加上了严丝合缝的盖子,在外面箍上铁质的拉环,木厕桶发明! 秀家按照普通1贯1桶,精致雕花5~10贯一个的价格卖给领民,没钱?可以先欠着收了秋粮补上就行! 当然有了木桶就有必要增加早晚收粪工的频率,在当今社会,拉着几斤重的粪车的大多是年迈的老人和小孩,他们每天可以获得30文钱的工钱。 一趟出两车,前车负责收集粪水,后车则为领民送上清水洗桶后再收集起来,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上游的百姓在水源地直接清洗厕桶污染下级水源。 而收集来的粪水经过土法提炼硝酸盐后剩下的部分可以作为肥料再卖给领民施肥增加产量,叫粪肥显然不合适,秀家取了个“土肥”的名字可以让人容易接受一点,以至于后世专门制作土肥的工匠选择用这个作为姓氏。 土肥施浇到人吃的粮食上,最开始就连一向支持秀家的忠家都不接受,秀家随即决定随即抽500石田地作为样田进行施肥,如果秋收后产量上涨再进行推广,对于没见过世面的土著民也只有让他妈眼见为实才愿意接受新时达的科学。 秀家都想好了,最开始免费供给农民增产,按照后代的统计数据,土肥平均提升产量在2~3成左右,等到第二年农民丰收了再收取费用,1年多收取半成的粮食作为土肥税。 这叫什么?这叫资本闭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生产队的驴都没有这么压榨的啊! 秀家想着第二年开始不断滚入宇喜多财库的永乐钱不住的笑出了猪叫,甚至都一度让健次郎一位秀家疯魔了。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天正九年三月,毛利家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