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再生事端 (第2/5页)
但长此以往必定国家财政空虚。于天下加收商税,正是百年大计! 听凌汉如此说,老爷子的脸色缓和了一些,微微点头,你说的和咱想的差不多,以前不收税是因为国家初创,民间不易。现在国家安定,民间富而朝廷的花销,连年增多。 咱听人说过,如果现在不收商税,以后也不收。国朝的财政负担,还是始终在农民头上。到时候德政,可能就变成了弊政! 陛下!群臣中,翰林院试讲学士,国子监祭酒胡季安开口说道,臣以为,还是再等一等。收税毕竟是国家大事,本朝从无前例,自然不能cao之过急! 胡季安是江南官员中颇有威望的人物,话一出口,立刻引得其他官员纷纷赞同。 还等到什么时候?老爷子声音带着几分不耐烦,冷笑道,大明朝这些,等着等着就没下文了,拖着拖着就成了常例的事,还少吗?国朝没有先例?咱是开国之君,咱做的就是先例! 咱知道你们心里想的什么,商税一事古已有之。不是咱异想天开,更不是咱穷疯了,要和商人们要钱。远的不说,前朝大元的时候,依赖的就是江南的财税! 哦,大元朝在江南各路连年征税,加税就行。咱这收税,就不行? 胡集安额上全是冷汗,连忙俯首道,臣,绝无此意! 咱就不明白了,不过是重新收取商税,又不是横征暴敛,怎么你们一个个的跟踩了尾巴似的跳起来? 老爷子斜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