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选人 (第3/6页)
某些产量低的设备还需要摇号——就是想要的单位抓阄。因为生产厂商没有定价权,一些高端仪器的成本实际上高于售价,工厂的生产积极性低,想买的人就只能争抢少的可怜的配额。 简而言之,如果杨锐不卖技术,他得等到84年以后才能建设私人公司,至于多久能建成自己的制药工厂,那就更难说了。 但以生物制药业的发展速度,等到84年的时候,杨锐现在拿出来的技术,也就大众化了。 提前两年,在机械加工领域也许根本不显眼,可在生物制药领域,却像是另一个世界。 杨锐满脑子的各种技术,属于最不愿意浪费时间的人,如果有源源不断的人愿意收购技术,单纯的2万美元他都愿意卖,因为每年都会有无穷多的技术更新。 当然,技术转让这种工作,通常都很难源源不断起来,因此,花费一些时间,拿到25%的股份,再加上5万美元,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签约仪式在平江举行。 出于某些人不想做典型的安全想法,杨锐的股份被放在了一家香港公司的名下,由捷利康公司的律师代为注册,名为华锐制药有限公司,全资属于杨锐,算是一家半公开的皮包公司。 签约仪式上,捷利康的律师代表华锐制药出面,倒是获得了不少记者的关注。在西堡rou联厂的对内宣传中,名为西捷制药的公司,也变成了中英港三方合资公司,捷利康也从香港分部派来了一名员工,作为西捷制药公司的经理,剩下仅仅10个工人的名额,被人一阵哄抢。 在西堡镇这个地方,有外资的企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