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六章 糖衣炮弹 (第3/5页)
通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学生会宣传部干事。 同时,王亚平还自做介绍人,推荐毛启明入党。 毛启明惊喜万分,更是对杨锐万分感谢。 在1984年,入党对许多人来说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对大学生更是如此。 普通工人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是否入党并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变,能不能提干,能不能升官,多数还看领导的决定。 但在大学里,大学生的未来差不多都掌握在毕业分配这一环上。 分配的好就好,分配的差就差,对普通人来说,这是改变一生命运的决定。 从2015年倒走30年,大多数人都很难挣脱当年分配给自己的命运。 留校或分配做大学老师的学生,多数继续做了大学老师;分配做记者或编辑的学生,多数继续留在了报社或杂志社;分配到部委的学生,多数继续留在了部委;分配到国企的学生,多数继续留在了国企;分配在北京的学生,多数继续留在了北京;分配到县乡的学生,多数继续留在了县乡。 从一个城市调工作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份工作调到另一份工作,比下海创业还要难,而下海创业的成功系数,比升官发财还要低。 大学生入党对毕业分配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从小处说,在大学入党的学生的党龄变长了,有利于资历的积累,从大处说,大学期间入党的学生获得了竞争优势,譬如后世的公务员考试的要求那样,有的岗位要求硕士生,有的岗位要求基层经验,有的岗位又要求党员,什么都不要求的岗位,往往是数千比一的数据来源,而要求越多的岗位,能够竞争的人就更少,这些岗位还往往更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