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惯例价格 (第2/6页)
管价格多少,至少要好听一些。 可怎么卖?陆成才不知道。 他知道的是,一定要有关部门的批准。至于哪里部门是有关部门,陆成才也说不清楚,只能在杨锐和弗兰奇之间支支吾吾。 也许再过三五年,杨锐这种技术转让就会变成平常事,国家单位也在市场大潮中自顾不暇了……国内教育出来的第一批大学生,差不多也该拿出些实用或理论的发明,能够引起外国公司的瞩目,进而成为出国留学的进身之阶。 可在1982年,陆成才不敢做决定,来回说了一圈,更是无奈的道:“弗兰奇先生你也没有说是要购买技术,我手边没有充分的资料,实在难以回答你的问题。” 弗兰奇来到国内的几天,最难以承受的就是这种低效率,不高兴的道:“捷利康与贵公司的合作,不就是为了确定一些技术和药品的出售和并购吗?这套辅酶Q10的研究成果,我们有一定的兴趣,请你与贵公司上层尽快沟通。” “我明白,只是……不能换一套技术吗?”陆成才真不想沾惹这种私人的事。公家的事怎么搞都没错,私人的事弄不好就要变成典型了。 这种开拓性的实业,对陆成才这种靠技术吃饭的官员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只要有英语这门法宝,陆成才两三年就能升一个台阶,说是平步青云也差不多,可要是贴上了意识形态的标签,那就有一半的时间要受阻了。 弗兰奇毫不犹豫的摇头,道:“其他技术也要谈,这项技术也要谈,这是我的工作,请您尽量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