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无微不至 (第6/7页)
的政府公关。反过来,若是上级部门有意向给下属工厂增加机器,改进生产线,抢到此机会的工厂就能很容易的得到新机器乃至新的生产线。 另外,国企每年都要上缴利润,在早些年,所有利润都是要上缴的,一分钱都不能剩下来。而企业要用钱的时候,又要找上级部门要下来。 而作为工厂,增加机器,改进技术,更替生产线是必须的工作,三五年尚可,十年八年能坚持,十几年下来,就要落后淘汰了。80年代的国企不行,很多都是被运动给耽搁了。 到了80年代初,再投入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对于想要新设备新生产线的工厂来说,谁有技改大权,谁就是再生父母。 唯一让景存诚想不明白的就是,杨锐怎么获得此权力的。 他犹豫了一下,问:“杨锐的技术厉害?” “厉害,厉害的很,我这么说吧,他的水平就等于是制药厂的八级工。”韩大姐再次翘起了大拇指,这些天,他们和老外交流,用的全是指头。 制药厂有没有八级工,景存诚不清楚,可中纺下面的八级工,景存诚可是每个都认识,每一个都佩服。 当年的中纺总公司喊着大干快上,完成政治任务的时候,许多工作都是全凭高水平的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完成的,可以说,某些项目之所以能进行下去,某些工厂之所以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全是依靠某一个或两个高级技工的,用他们开会时的话来说,中纺的总经理能换,高级工不能少。 但是,八级工都是用时间堆出来的,景存诚有些不相信,却没有说出来。 韩大姐察言观色,呵呵一笑,直接问:“不信?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景存诚奇怪,技术怎么看?难不成酒店还有工厂不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