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捡漏 (第1/6页)
杨锐瞅着“国际经济与贸易”几个字,颇有些感慨,心说:我当年报专业的时候,怎么没有遇到这种好事。 这就是一点信息不对称,而凭空多出来的分。在报考志愿期间,学生们能够借此获得不知要努力多久,才能得到的额外分数。就此方面而言,学习和报考志愿,就像是战争和谈判一样。平日的学习固然是基础,而报考志愿时也不能掉以轻心。 好事不仅在80年代会有,若干年后的高中生,依旧能够捡到便宜。就以2013年为例,对外经贸大学2014年在陕西的理科录取最低分是626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录取线是651分,两者相差26分。而山西省的理科录取最低分是579,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录取线是582,两者相差仅3分。 对山西的考生来说,如果分数能够达到600分左右,直接考取对外经贸大学的普通专业自然是不亏的,但若是报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那就是赚到了。 因为国家重点学科代表着学校的顶尖水平,相对于学校的最低提档线,国家重点学科的分数控制线要高的多,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也有着巨大的差距。 具体到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读书期间受到的是全国一流的学者们的培养,而普通专业学生,受到的只是中庸之辈的教育。毕业以后进行分配,重点学科的学生的分配也一定是最好的,行业内最顶尖的单位,都会抢着写报告要求,即使是自由择业的年代,此类国内顶尖专业的学生,也一样不愁找不到工作。 8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大学虽然按照一定的规程建立起来了,普通人却很难了解到里面的弯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