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酒精兑水 (第2/5页)
“怎么还没回信,会不会黄了?” 杨锐也例行公事的回答:“不会,信说不定还没寄到呢,耐心等着吧。” 他并不厌烦魏振学的激动,甚至能够理解魏振学的激动,任何一名研究员,都会记得自己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第一篇第一作者论文,第一篇英文论文…… 这是一种证明,更像是一种测试,测试你是否适合科研的残酷生活。 不能发表论文的自然不能在继续进行他的科研生活,不能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也意味着不能继续进行他的科研生活,而不能发表国际化的论文,其实也意味着科研生活的终结。 科研是个不断攀升的领域,不是落后的人会被淘汰,是停滞不前的人就会被淘汰。 尤其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随着200万科研工作者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竞争压力也变的越来越大。 在十年代,发表一篇《science》,《nature》或者《cell》,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学部委员或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称号几乎是手到擒来。进入2000年,再在cns上发表论文,能够立刻得到的也就是长江学者了,当然,各个学校和研究院必然是抢着要的,给套北京上海200平米的学位房,外带全家户口,解决老婆工作什么的,差不多是想要什么要什么。再到2010年以后的时候看,别说长江学者了,知名大学的教授人手一篇cns,若是生物等热点领域的博士生研究生,发表篇论文在《自然》、《科学》并不奇怪,甚至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