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2 (第2/4页)
然也无用武之地了。此次由项青云为前锋,陈赟为主帅,倒也得到了满朝文武的认可。 项青云很清楚赵曜的意思,这次伐鞑靼是赵曜给他的机会,如果他能抓住机会,那么项家的污名就会被洗清,他这么多年背负的一切也能有个了结了。但如果他失败了,那么一切便会被彻底掩埋,项家这通敌卖国的罪名还会一直背下去,没有证据和好处,赵曜绝不会为他做任何担保。 这场战事对项青云来说,是背水一战,对沈芊和赵曜来说,又何尝不是呢?沈芊站在城楼上,搂紧了身上的薄披风,抬眼望着底下那长长地出城队伍,铁甲长刀、火铳大炮,这是一只冷兵器与**结合的队伍,是彻底改革后组建的新战力。如果说当年赵曜在青州下令改屯田制为募兵制,是战危之下迫不得已的抉择,是死马当活马医。那么在赵曜登基后的这三年来,募兵制已经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并彻底地取代屯田制,成为了大周兵制的基础。 并且,因为海贸商会股份制度的提出,军队也同样掺入了一部分股金,因而每年都能获得商会的分红,这也解决了募兵制最大的弊端——养兵的问题。**曾言,屯田制能让他不费国库一分钱,便养天下百万兵。如今这“股份制度”的诞生,也让军队有了一条自给自足的路子。当然,这条路还在探索之中,也许依旧有着许多的弊端,但这第一步,总归是走得不错的。 至于火器局,最近的发展势头亦是非常惊人。自从江苏水师配备火铳,并扫平海上倭寇之后,新式火器便以其惊人的威力让所有唧唧歪歪的人都闭了嘴,钱悟也只能继续给夏飞批银子,让火器局一再地扩张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