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溃逃 (第1/4页)
1943年初,东线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遭遇一场惨败的同时,偏偏祸不单行, 隆美尔元帅指挥的北非军团,也迎来全线溃败,整个地中海沿线都变成了盟军的潜在登陆地,形势逼人, 为此,希特勒元首不得不从东线抽调大量精锐支援西线及巴尔干地区,这使得本就缺车少油、兵员不足的东线战场,愈发雪上加霜。 另外,此时东线装甲部队的战力也出现疲软空档。一方面坦克损失严重,接连不停的大规模作战,坦克的巨量损耗无法避免, 另一方面生产跟不上,为了将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虎式、豹式坦克推上战场,军工厂早就开始减少Ⅲ号坦克的生产,IV号数量又一直不够, 同时,新型坦克即使暴量生产也需要时间,为了配合换装,甚至还得让整编的装甲营离开战场,撤回德国进行换装训练 正当青黄不接之际,库尔斯克会战爆发,这只“照亮世界的火炬”没能粉碎苏军,却将德军自己烧得面目全非。 紧接着,德军迎来了一场全面的大溃逃,目标是第聂伯河西岸的“东方壁垒”防线,于是在1400公里的平原上,德军与苏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拉力赛。 这场几百万人的追逐,苏联人几乎倾尽了长久以来积压的全部愤怒和仇恨,如同整个俄罗斯在呐喊着冲杀过来,德国人被追得丢盔弃甲,他们追得“丢盔弃甲”。 . 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