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0、一焰天来 (第3/8页)
然道:“自然是想法子让刘备军主动走进咱们的设伏点了!” 此时帅帐外,夜风卷旗,尽是凛冽杀气。 ...... 吴胜的这个计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便是刘备军其实可以选择不走路过司镇山的这一路。 作为霸王的故里,在未来的天朝后世,下相有一个外号,叫做“江北水乡,洪流走廊”。 这是因为它地处淮河、沂沭泗流域的中下游,属于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更是南临洪泽湖,北靠骆马湖。 而在这座城池的附近,更有着几条大河的支流,其中一条名叫支河的河流,正好处在下相和下邳之间。 便在当夜,一支总人数约在百人的骑队从司镇山奔腾涌出,趁着月色迅速地接近前方的支河。 第二日中午时,便抵达了支河河畔。 正是吴胜派出的混合军,而他们的任务便是破坏支河上的三座石桥。 这三座平均长约百米的石桥,最古老的和大汉同龄,最新的距今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了,自乱世拉开序幕之后,无论是之前的陶谦还是如今的州牧,大部分的精力更多是放在如何保住这块地盘上,便有不多的心思考虑民生内政,这种设施也肯定是排在最后,早已年久失修。 而它们的存在,恰恰便能让刘备的援军有第二条路走! 而只有把这三座桥全部破坏掉,刘备军要想过河,要么办法收集足够的渡船,要么就必须沿着上游多走至少一天半的路程,才能绕路通过。 如果是不着急的话,官军大可以在原地休整,顺便收集船只一点点渡河,但很明显,如今的情况,急于驰援的刘备军不敢有任何耽搁,既然最近的一条路失败了,便只能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