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61、鬼武 (第1/9页)
千百年来,古今中外所有的伏击战大抵都是这样的。 尤其是在古时,大部分情况下的军队,其实都只能打顺风战。兵马越多,反越容易因为意外的发生产生混乱,最后死在自己人(马)手上,有时候远远多过被敌人斩杀。 另一方面,那些利于伏击的地形,如孙子兵法中说的“六害之地”,哪怕是不通兵法武略的常人,其实也是能看出来的。 无论绝涧(溪谷深峻)、天井(类似于盆地)、天牢(高山环绕)、天陷(地势低洼)、天罗(草深林密)、天隙(两山相向,涧道狭窄) 这些地形的共同点一目了然,无非是易进难出,地形或是狭窄、或是低洼、或是道路泥泞,水流其间,不利于通行、逃跑乃至突发情况时调整阵型。 那么为什么伏击战始终能奏效呢,关键不是在何处地形,更不是这地形有多么险恶,始终还是在人心。 只要埋伏者能让敌人相信他不会在这里伏击,那么伏击战便永远会继续上演,继续成功。 而这次,主将蒋蹈亦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在进谷前的那一刻,明明沙场得来的经验和本能都在提醒他,这是一处凶地,可蒋蹈却始终因为刘备方对王政这边兵力的判断,抱着对方根本没有多余的人马在这里设伏的侥幸。直到伏击发动前的那一刻,他才警醒过来,却是为时已晚。 因为此时的鸿翼刀已无情地抹过了此人的脖颈。 而另一边,原本的近道变成了绝地,已让很多下邳军陷入了混乱,尤其是这次从郯城出发时,刘备的军队里同样有不少训练不够的新兵,乃至被随军征发的差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