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卷,风起蜀地 第十七章,巨变 (第6/6页)
“阿郎啊!往年你常说蜀地被刘家父子带入了炼狱吗,如今朝廷出手整治了,时机成熟切勿反抗啊!” …… 刘郡守,节度使当即封锁三军家书,严惩谣言传播,不过为时已晚,人心散了,军心自然溃散。 这些年刘郡守所作所为都有目共睹,以往迫于威严,而今非昔比,自己要是同刘郡守等人反抗朝廷那可是灭九族的死罪,吐蕃不出兵援助,几万人马如何抵抗大庆国?局面十死无生。开国元勋,封侯拜相的席位也不再吸引人,三军人心惶惶,更无气势凝聚。 休整几日,节度使挥军向西迁移,预计冲开跟吐蕃衔接。 面对三千重骑,与蜀地亲人的召唤,士兵每次交战都不战而降,接连数次,八万人马锐减大半。 刘郡守与节度使明知大势已去,两辈人的积累不到一个月瓦解,这结果几乎逼疯刘元吉,也亲眼见证了什么叫“兵败如山倒”。 他蓬乱头发近半月花白大半,国字脸写满沧桑,魁梧身材也消瘦过半,缺了昔日威严也少了往日气魄,失魂游走统帅军营,或许从一开始就错了,不该相信任何人,除了自己无人可靠,如今为时已晚。 农历七月底,八月初,大庆国最后一位手握实权的军政节度使、州郡守,在营帐悄然死亡,有人说是自刎,有人说是夔州入账暗杀,还有人说是被他们自己部下斩首。 总之,蜀地之祸解决,庆国将蜀郡分成都、潼川两府,正式编排潼川第二十五路行政区,各府财政设转运使、军政设军州事、民生设州牧。 以此拆分节度使的独揽大权,派朝堂文臣儒官监军治国,让其余节度使升级到一种荣誉爵位,一步步剥离实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