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4 (第1/4页)
常有怨言,在民间有声望,并且不把王法放在眼里,这就不是任何一个皇帝能容忍的了。 所有的明面发难,几乎都是九王的部属所兴起,而暗中推波助澜的瑞王,则没有人能查觉。 上本的御史言官,多是九王的门生,公上的折子也好,私递的奏本也罢,都有官方存档可查,哪怕是暗夜求见,抱膝密呈,自有史官记录在案。 而漫不经心,好象只是无意间说出一句枕头风的宠姬,在皇上必经之路、必经之时,好像全然不曾查觉,只是闲闲聊天,说起边将诸般不是的太监侍卫们,多是瑞王私人。 夜半私语,途中闲聊,出于说者口,入于闻者耳,自是不见诸于文字记录,再无半点旁证可寻。 这些细微之处,瑞王皆是一早用过心思的。 他是一心要有大作为的,他是要积声名赚人望的,染血的差事断断不能沾上身,肮脏的把柄,断断不可让人拿住。 朝中明眼人都瞧出九王与那定远关将帅有怨,却并无半个查觉瑞王在暗中所起的作用。 赵王说来也并不是个特别残暴之人,无非性子软弱糊涂罢了,也并不是天生寡恩薄义,不记功劳的,但从来曾参杀人,三人成虎,连母亲都不能在人言下信任自己的儿子,何况君王对于手握军权的臣子本来就多猜忌之心。 于是,瑞王也罢,九王也好,到底还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一个结果。 只是,九王或许万分高兴,于瑞王,竟真不知,是欢喜更甚还是怅然更多了。 自使者离京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