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9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97节 (第4/6页)

赵王昏庸,那宋朝皇帝也昏庸,搁我们陛下哪会有这种事!”

    好家伙!

    蒙恬脸色一变,连忙拽了一下他的衣袖,用眼神骂他:闭嘴!个糟心弟弟!

    嬴政眉心动了动,微一摆手:“无妨。”

    他面上不显,心中却觉得蒙毅说得对。若是那廉颇、辛弃疾诸人在他麾下,怎会壮志难酬有志难伸?那些个国君帝王,简直是浪费人才!!

    第85章 永遇乐、声声慢6

    【综上可见,这首词中典故虽多,但每一处都是极为妥帖。它借历史上的旧事,一表胸中块垒,寄托拳拳感愤。但是这首词里全是典故吗?写词人自己的句子有没有?】

    嗯?

    众人反应很快,他们虽然没有课本,但许多人早在一开始就将原文抄录了下来,熟读成诵,此时领略一思索便抢答道:

    “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话音刚落,水镜里展示出词句。

    楚棠继续提问:【请大家结合注释,看一看这“四十三年”具体指哪四十三年?】

    前代人苦于不知后事,直接开摆;后朝词人却如同开卷考试:“应该是指辛弃疾南归至今,一共四十三年吧!”

    南宋,扬州。

    词人姜夔正流徙于此。他仕途不顺,四次归乡参加科举,俱是名落孙山,只好四处流寓漂泊。扬州山水灵秀,他早有向往,故而在此驻足。可此时的扬州城到底没有往日繁华。他想着《永遇乐》中的词句,叹了一口气:

    “四野萧条,寒水自碧。扬州城,哪堪当年烽火啊……”

    【不错,课本注释说了,辛弃疾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这首词时正好四十三年。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