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疆臣。_第三十三章 平步青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平步青云 (第3/15页)

识新科翰林大不相同,想来应是学士、侍讲等人所作,这些人即便列了高等,也无碍自己计划。故而应声道:“若是如此,给一等我也没有意见,还是让嵇中堂先看过吧。”说着又让下臣将卷子还给嵇璜。

    嵇璜和董诰看了,也没有反对意见,这一篇便暂列于一等,王杰想着,却忽然记起一事:刘墉之前曾和他不经意间谈起在自己家中读书的阮元,说阮元对于古之经典,无一不窥,自己家中旧藏一部《管子》,自己都没有细看过,阮元却直看了数日,才把《管子》还给自己。

    想起《管子》,自己曾经与许多汉学学者交往,知道汉学中最为激进的一类学者,对上古经典务必搜览无遗,故而自己也在经史之外,偶尔翻阅一些子部,《管子》中有一句:虙戏作造六佱,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想到这里,不禁冷汗渐生,自己原应该识得此字,刚才却忘记了,实在惭愧。

    《管子》相传是春秋时管仲所做,并非儒家经典,而且距离道家法家,也想去甚远。故而大多数读书人穷其一生于经术,也未必会看《管子》,想来翰林院中,读过的也不多。王杰不禁暗自思索:莫非,作此文者,竟是伯元?

    想来这篇文章之上,字迹清秀,自己却不知是何人所作,或许正是阮元闭门数月,改易了字迹,也未可知。想到这里,不禁依着位置,去寻了此人诗作与疏文过来,果然各有不俗之处。

    可想着阮元之前样子,也深知他为人谦逊低调,又自知与和珅关系复杂,不愿在大考惹上麻烦。王杰也沉思道:“其实伯元这三篇文章,我便是取他第一,也合情合理。可这第一,只怕并非他所愿。不如我暂将他靠后一些,只取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