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长安长安 (第3/5页)
,不走路那脚是用来做什么的?除非是运了许多东西,才用牛马车子。不然,谁还要花钱坐车,这不是有病?” 老爹不是享乐主义,而是朴素主义。在他看来,就算有钱,也不应当这样浪费。走路又走不死,何必多花钱。 一番话,竟然说的张超无言以对了。 其实老爹的想法是这个时代人普遍的想法,小农思想,自给自足。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意,就是能有一些自己的田地,然后努力干活,没灾没祸,攒点钱,修一孔新窑洞,然后娶个婆姨,生一堆孩子,然后再攒钱,等孩子大了,再给孩子修窑洞,给孩子娶媳妇,那时自己也慢慢老了,开始帮儿子带孙子...... 他们一般都不会离开乡,更别说县。就算离长安只有三十里,如果不是做役,可能几年都不会去一次。就算去个乡上县里,他们都会自己背着干粮。要买点盐巴针线什么的,也肯定是要从家里背点鸡蛋土鸡或者粮食什么的到集市上换。 老爹这样的老府兵,南征北战东征西讨过,也算是比较少的见过大世面的人了。 “长安现在还是没有以前热闹。”老爹说的是隋开皇后期和大业前期,那个时候才是长安城真正最繁华热闹的时候,天下各地的许多百姓商贾,以及来自西域各地的胡商,都汇聚长安。 “长安以后肯定会越来越热闹。”张超望着那巍巍长安道。 隋唐长安城与后世的北宋汴京同样都非常繁华,非常庞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