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 (第2/3页)
贼寇只能空惦记,吞不下这庞然大物。但现在是什么世道?到处都是乱兵和流寇,时常有大族被洗劫一空,一夜之间就覆灭。 曹cao也没心思继续占便宜,琢磨着找一个稳妥的人,去把曹嵩接到兖州来。 “泰山太守应邵办事可靠,让他去迎接家翁。” 郭嘉:“……”就是这个应邵,奉命去接人,不知道为什么,没起半点作用,曹嵩被杀,应邵就卷铺盖投奔袁绍去了。 曹嵩之死,直接让曹cao在仇恨中丧失了理智,对徐州人展开残酷的报复:在泗水边,杀戮数十万百姓,“水为不流”。 不管有什么理由,郭嘉都不能认可这种行为。但试想一下,如果曹嵩遇害,他能拦住一个儿子,不让他为父亲报仇吗? 所以曹嵩怎么死都行,就是不能让曹cao有借口报复社会。 按照演义的说法:温厚纯笃的老好人陶谦想结纳曹cao,派都尉张闿护送曹嵩,张闿一看,曹嵩有一百多车辎重,抢他这一回,一辈子都不愁没钱挥霍,于是杀尽曹嵩全家,取走财物,逃到淮南去当大富翁。曹cao非要把这笔账算在陶谦头上,兵犯徐州。 但按照正经史册的记载:陶谦昏乱,疏远忠直的幕僚,任用谗邪,还有和贼寇一同劫掠百姓的劣迹。“温厚纯笃”这四个字,恐怕有 待商榷。 关于这件事,《世说新语》中有另一种说法:曹cao派应邵去接曹嵩,应邵还没到,陶谦秘密派遣数千骑,掩捕曹嵩,杀人劫财,一个活口也没留。 哪种说法的可能性更大一点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汉末著名的人物品评专家、月旦评的主持人许劭对陶谦的看法:“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陶谦表面上爱惜名声,其实内心并不纯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