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死后宫_分卷阅读2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 (第4/4页)

,隔间为求通风,大多有一扇不常打开的窗户连通。”

    姚小梅道:“是这样的,桃李堂背靠南湖,若不通风便易生潮,但那窗户只在每月洒扫时开,平时是不用的。”

    寺正哼了一声,忽然又觉得胳膊发寒,扭头一看太子正凉凉地看着自己,咳嗽了一声立时坐直。

    “那下官便继续说了。”陆栖鸾抖开一张画着两间房门的纸,道:“小梅听见冯侍郎惨叫后,立即去楼下找管事上来,管事年迈,过了约四十息的时间才上来,等到了门前时,陈父已经从楼上跌落了下去,也就是说,在这四十息的时间里,现场只有陈望、陈父、冯桂三个人。”

    寺正皱眉道:“陆校书,你说话可要放严谨些,就算有四十息的时间,你怎么就知道陈大人翻窗到了隔壁杀人呢?本官丑话说在前面,你等小官胡乱诬陷上官,是要流放的。”

    “下官自然是有证据。”

    陆栖鸾又拿出两张纸,道:“左边这张是冯侍郎为嘲讽陈父,念给陈父的诗,右边这张无题则是现场发现的诗。”

    寺正拿过去仔细审阅,那首,写的是:

    倦读诗书十四年,浪死虚生空度闲。

    拗莲作寸丝难绝,兴酣落笔摇五岳。

    残英虽亦妒我香,寸叶犹可慰悲怀。

    杯酒难敬识骥心。应报伯君爱逸才。

    冯桂的证词是“背”给陈父听的,实际上现场应该是没有写在纸上的,那么这张专门献给冯桂诗文是从哪儿来的?

    最耐人寻味的是,冯桂所背的与现场发现的诗文并不一样,作为实证的最后两句则是“一夜愁杀湘南客,白衣诗人乌发霜。”

    寺正斜着眼看了半晌,道:“又如何?许是冯侍郎记错了呢?就凭这两句不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