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 (第3/4页)
来主持大局。 韦高的太叔父当年也是个能人,在剑南道军民中很有些名声,只是不满韦高父子专权,劝谏几次不听,索性就辞官隐居多年,此番人在家中坐,事情找上门,睡得好好的,被门口震天价的哭声吵醒,起身披衣一看,竟是五花大绑酒醉不醒的韦高被一群人簇拥着堵在自家门口。 太叔父第一反应便是倒地装病,老人家嘛,犯病也是正常的,然则没有主心骨儿的人们哪里放得过他,晕便晕了,依旧围着。太叔父躺在门口半天,便是夏日天暖,大半夜的地上躺着也不大舒服,眼看这事装晕已是无法收场,只得悠悠醒转,对围在身周的人道:“事已至此,要我主持大局也行,但须依我号令,不然,我是不管的。” 众人纷纷答应,太叔父便抖擞精神,约束兵士,整顿府内府外秩序,待局势平稳,便提出了不再反叛,举镇归顺朝廷的话。 说句良心话,跟着韦高也是臣,跟着圣人也是臣,同是臣属,其实没甚么大分别,只看哪里给的好处多,如今太叔父站出来要为大家争取好处,众人自然乐意,太叔父便修书一封,派人送到李淳营中,洋洋洒洒几千言,其实核心就是俩字:投降。 李淳大喜,飞报长安,圣人骤得喜讯,却不敢信,大臣中也有人说要观望观望,不要贸然受降,万一是剑南道的诡计,朝廷被骗不免颜面大失。此时还是顾相力排众议,提出要大举安抚剑南道军民,才能让其他藩镇们看到朝廷的决心。 如此一来,李淳等于不动声色便为朝廷收复了剑南四川这个极其重要也极其富庶的地方,更不要提周围几个藩镇闻风景从,纷纷向朝廷上疏,表示要重新接受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