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2:兴魏_第186章 何喜之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 何喜之有 (第1/4页)

    还是丁谧鬼计多,虽然在场的人一致同意由司马懿来担任平南大都督,统率目前已经是集结完毕的征南大军以及再征调的军队,但丁谧还是建议曹爽不要轻易下达命令,改在明日朝会之时,由司马懿或他的党羽主动提出来为最好。

    曹爽对丁谧的这条计策是大加赞赏,自然是言听计从。

    次日早朝之时,出人意料的是司马懿抱病称恙,没有上朝。

    不过司马懿的那些党羽么依然还是很“给力”,在朝堂上力荐司马懿担任平南大都督,统率诸路兵马,平定吴国的来犯之敌。

    司徒高柔、太尉蒋济,左右光禄大夫刘放孙资等人,皆是联名上奏,表示非司马懿不足以担此重任。

    曹爽很快地就“顺应民意”了,由曹芳拟旨,任命司马懿为平南大都督,节制淮南、荆州诸路兵马,另外征调三河兵马及中军共计十万人,南下抵敌东吴的进攻。

    三河兵马是指河南尹、河内郡、河东郡的郡兵,由于三河郡兵起到拱卫京师的作用,所以装备精良,战斗力要比其他一些州郡兵强悍一些。

    当然,调三河兵马也是为了动作能迅速一点,在中军不足的情况,三河兵马一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否则调动其他州郡的兵马,显然是远水难解近渴,等他们赶到洛阳再出兵,黄花菜估计也都凉了。

    这个结果曹爽一系的人比较满意,而司马懿的党羽,则个个兴高采烈,认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