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49章 (第3/3页)
可左成与资历在哪里摆着,即便江南的缺再多,能够得着的也只有七品知县与从六品州同两种选择。 像尹继善那样,数月之内从正五品升到从二品,是想也不要想。 同样是年轻,尹继善三十多岁官至巡抚是年轻有为;左成十七岁,就是做知县,都显得有些勉强。 毕竟在世人眼中,三十多岁是壮年,十七岁即便成家立业,也是半大孩子。 七品知县听着官职不大,可毕竟是正印官,关系一县百姓生计。 即便朝廷历年下去的知县,有年轻就中进士得以授官的,可那也经过吏部几个月的“集训”才能外放地方。 左成才十七岁,又不是进士出身,若是有个不妥当,就要影响以后仕途。 州同只是辅官,需要料理的也是辖内钱粮、民政等事务,更好经营些。 至于让左成跟着尹继善,背靠大树好乘凉之类的打算,曹颙早就熄了。 有了一回教训,还不开眼的想要来第二次,那不是傻缺是什么? 左成本就是七品笔帖式,又在万寿节前的褒奖名单之内,因此曹颙没费什么力气,就给左成补了两江从六品州同的实缺。 若是左成只在尹继善跟前做文书幕僚之类的工作,有张义跟在他身边,忙他打理官面上人情往来就够了。 现下既然正式补缺,那张义这个大管事就不够看。 曹颙便拜托蒋坚,在京里聘了两个擅长钱粮、民政的师爷,使人送往江南。 至于左成家眷朱氏,曹颙与初瑜的意思,都觉得少年夫妻之间宜小别、不宜久别,希望朱氏早些去江南小两口团聚。 想的很好,可现下孩子才四个月,天气又冷,哪里敢折腾?只能等着明年二月,天气暖和后,才能成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