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2/4页)
看着摆放在中间的木架子。 阿渔点头:“是把耧车和锄头结合在一起,所以就随便取了个名在耧锄。”历史上,这种工具就叫耧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锄种效率。 阿渔又让人再示范一遍。 亲眼见识到这种工具的效果之后,靖安侯喜上眉梢,此物若是推广至全国,委实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幸事。 靖海侯看着阿渔的眼睛彷佛在发光:“好孩子,天下百姓都会感谢你。” “是大家的功劳,我问了好多老农,他们给了我不少建议,还有工匠们,要没有大家帮忙,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想得出来。”阿渔道。 靖海侯更加欣慰:“每一个都有赏,重赏!” 阿渔扬唇灿笑。 游氏比阿渔笑得还灿烂,一脸的与有荣焉。 次日,靖海侯进宫面圣,献上耧锄。 当今圣上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君王,闻言,心潮澎湃,迫不及待就去御田试验,甚至亲自下场用了一回,连连道好:“有了此物,百姓省时省力,大善。太子,你来试试看。” 太子接过扶手,用耧锄锄了一小片地,估量一番,眉目含笑:“父皇,这耧锄微微用力,便可入土二三寸,日耕不缀,一日约可锄二十亩地。” 皇帝龙颜大悦,将推广一事交给太子,转脸对靖海侯:“当记爱卿一功。” 靖海侯躬身道:“臣不敢居功,此物乃小女与众农户工匠集思广益之成果。” “爱卿之女?”皇帝微微讶异。 靖海侯:“乃臣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