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第2/3页)
做谥号极为合适。 当初他年岁小无法为外祖家正名、也无法留住母后,但现在也算是能为外祖父翻案了。 跪着的翰林学士只觉得心里哇凉。天子要为母亲上谥号本是应当,可...苏家还没被翻案便封苏家女,只怕不太妥当。 大着胆子道:“陛下,此时干系重大。若先皇后娘娘在世,只怕也愿见到苏家洗刷冤屈。不如先彻查当年苏家谋逆一案,再议上谥一事?” 赵钰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转头吩咐早已竖起耳朵的礼部尚书、刑部尚书道:“谥号就按武昭来,先压下不发。三司共查当年苏家谋逆一案,务必要真相水落石出。” 见二人应下才埋头继续批奏折。刑部尚书和礼部尚书对视一眼,心中均明白皇帝的意思。 真相水落石出自然意味着现在的结果的是错的,那苏家最后必然是清白的,即使不清白也要清白。 皇帝的母家不可能是逆贼啊... 被晾在一旁的翰林学士刚要起身离开,忽然想到自己刚刚的问题还没被解答,着急忙慌的问道:“那宫里的妃嫔...” 赵钰将批好的奏折随手扔到一旁的小机子上,头也不抬道:“当初父皇已经恩封过老太妃不必再封,甄贵妃为太上妃。至于其他的...父皇自己做主就好。” 言下之意是暂且不追封,怕是要压到给太上皇后追封的时候一同追封了。 翰林学士退下,仔细斟酌后很快便将几封圣旨拟好,小心呈上去给赵钰过目。 赵钰随意翻看了下便交代布告出去,随口道:“把大皇子的也拟定吧,就封为...义忠亲王,暂且圈禁在府内。三皇子和四皇子就为忠顺、忠宁郡王,拟好后一同下发。” 一旁的礼部尚书听了皱皱眉道:“陛下,两位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