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一章 亡国灭种,天龙事了 (第1/7页)
苏轼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初因自己“仗义直谏”,被新旧两党同时排挤,被灰溜溜的赶出朝堂,如今时过境迁,自己骑着高头大马,自宫门昂首挺胸而来,而当初背刺自己的那些元祐旧党,只能在士兵的看押下,一个个低眉顺眼的瞧着自己。 痛快! 扬眉吐气! 苏轼一身戎装,眉飞色舞,马蹄也轻快了许多,很快行至殿前,翻身下马,手捧着太皇太后遗诏,对着李煜躬身行礼,获得李煜的准许后,步上台阶,展开遗诏,大声宣布其上内容。 遗诏没什么稀奇的,无非是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废黜赵煦帝位而已。 形势比人强,群臣皆闭口不敢言。 帝位空悬,国不可一日无君,接下来便顺理成章的,楚王赵颢顺水推舟,提出吴王德行兼备,自当承继皇位。 将士齐声呐喊,群臣唯唯诺诺,李煜按照礼制,三让三辞,终被杨破奴等众将士把龙椅抬了出来,就在大庆殿前,将李煜架上了皇位,并找来“皇宫内捡来”的皇袍为其强披上。 紧接着,杨破奴等众将士、以楚王赵颢为首的宗亲勋贵,以及投诚的曾布为首的朝臣,不管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皆是跪拜新君。 李煜一脸“不情不愿”:“陷孤于不义,皆卿等也!” 三日后,紫宸殿,李煜端坐于龙椅上,对着下方这群从龙功臣及元祐旧臣宣布了新政。 以礼制为太皇太后下葬,并昭告天下。 登基大典取消,李煜懒得搞那些花里胡哨的,途费百万钱财,有这些钱,拿来做些实事多好。登基大典搞的再花哨,出不了政绩,百姓还是得骂昏君。 废元祐年号,改元洪武,以元祐八年为洪武元年。 立王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