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旅行从地下交通站开始_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下,擂鼓山(两章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南下,擂鼓山(两章合一) (第1/7页)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苏辙远远地看着这一幕,怔在原地,长叹一声。

    手握传国玺,称孤道寡,口呼万岁,这吴王是一点都不隐藏自己的野心了!

    更坑弟的是,自己那不省心的兄长已经投靠了吴王,或许,自己也必须做出选择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转眼间,距离李煜率军踏破辽都已经过去近五个月了,北方的天冷得早,已是深秋时节,候鸟南飞。

    黄河岸边,耸立着万余骑兵,连带他们空闲的战马、驽马,竟是一眼望不到边。

    四个月多前,李煜攻破辽阳,俘虏辽国中枢,覆灭契丹之后,就地转化俘虏组成辅兵。

    无论是汉人还是契丹人,其所求不过是每日温饱,传宗接代而已,李煜开出的条件很是优厚,再加上契丹已亡,俘虏们自然不会为辽国殉葬,无论是汉人、渤海人还是契丹人,应者如云。

    李煜迅速招纳十万“辅兵”,以神机营将士为中低级军官组成骨干,武器则为缴获的冷兵器。

    名为“辅兵”,这是相对于使用火器的神机营而言的,其战斗力一点都不输于大宋精锐的西军。

    整军之后,全军改称大宋吴王军,以一个火器营搭配一万辅兵,兵分十路,开始接收辽国故土。

    契丹中枢已灭,辽国已亡,各地州府或传檄而定,或弃城而逃,或有顽抗到底者,也一一被大军剿灭。

    除却燕云之地略有波折,与想着趁火打劫的宋军发生了几次冲突之外,至八月中旬,除辽国西京大同府里还有最后一只契丹残余外,辽国故土基本平定。

    当然,这是指的辽国的膏腴之地,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