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养成实录_分卷阅读7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3 (第4/4页)

试及以下等级的科举考试的场地,定时开放使用。

    当然,举国人才荟聚的会试,也是在此举办。

    对于京师学子来说,“彀文学院”的建立有利也有弊。

    一方面,“彀文学院”是太祖皇帝亲自敦促着建造的,相比于其他各县的号房来说,修建的就要讲究许多。

    据有科考经验的陆昀说,学院内部的号房十分宽敞,又按时配备热食,且每间号房都有一面墙被打通,按照太祖皇帝的设计,修了火墙。

    火墙的开创简直就是科举考生的福音呐!

    冬天一旦通了火,火墙就将号房烘的暖烘烘的。即使在京师寒冷的二月天进行考试,仅着单衣也不会觉得冷。

    因为效果好,火墙的使用方法也同样传到了其他道州县。

    几乎所有的考生都对太祖皇帝的这一壮举交口称赞。

    要知道,科举的几场考试都是在冬日进行,寒冷也成为科举考试的一大杀手!

    许多考生腹有诗书,但因为身体贫弱,受不住严寒,不仅发挥会受影响,还会时时受到生命的威胁。

    毕竟,因为考场受寒而一命呜呼的考生并不在少数!

    另一方面,京师既是首都,人才济济,同时又是关内道最大的州。太祖皇帝却将整个州的考生都汇聚在彀文学院,进行科举考试。

    京师下属县众多,再加上文风鼎盛,竞争压力不可谓不大。

    就如他如今要参加的县试,每年光考生就有两千余名,其中佼佼者众多。

    所以,虽然童生试等级较低,但因为是与整个州的人进行较量,因而每年通过不了的人就有一大批。

    因此,如果能在京师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