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36 (第4/4页)
对,大约存得便是张冠李戴之举,数目上不敢出错。臣私下揣测,江阴帮阻挠吴太守入京,难保没有借过无锡的名头兑过银子。如今正有个妙计,还要从湖广总督许三年许老将军身上说起。” 前两日内阁刚收到了许三年的奏折,老将军脾气十分火爆,说是湖北、广西等地军中都被无故克扣了军饷。他下令细细排查,这才发现竟是有人打着他的旗号从户部冒领这些粮草,却并不发往军中,如今不知去向。 单看一封奏折,就可以想见老将军要跳脚骂娘的急性子。许三年却是粗中有细,一旦发觉有异,便细查了这些年的军饷。发觉不过五六年的功夫,户部有人用这种办法克扣粮草,从最初的三五万担,到如今的十余万担,简直有恃无恐。 因是国库充盈,拨去军队的粮草从来只有富余,万万没有亏空。不想竟有人盯上了这块肥rou,从将士们口中贪墨,简直罪大恶极。 因怕军心动摇,老将军瞒下了此事,在奏折中细细写明,全权交由内阁全权处理。他只在奏折最后写道:“湖广两地尚且如此,恳请陛下详查其余几处大营的军饷,未知边城将士戍守在外,夏衣冬粮是否充足?” 因是边城连年征战,往日又是苏大将军亲自镇守,拨去边城的军饷最为优厚,夏衣冬粮自然无忧。老将军折子里不好明说,他关心的其实是,是否有人也打着苏睿的名号,要走了一部分军饷,便如湖广两地一般人间蒸发,如今亦不知去向。 越是这般名头太大的人身上,越发没有人细查。任谁也想不到,有人敢从苏睿、许三年这样的开国功臣手里虎口夺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