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七章 工业未动,思想先行 (第1/4页)
格物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 格物致知。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通过观察事物本质,探究道理,从而达到增长知识,提高个人修养的目的。 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是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它的源头可以追朔到《论语》和《中庸》等儒家经典。 是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 然而,格物致知最为有名的出处,应该是《大学》中的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段话指出,学习的目的是要达到至善的境界,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先知道自己的局限,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安心思考,不断进步。这种“格物致知”,被视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这是纯思想方面的。 但朱见济想要弘扬的格物致知,是“物之理”学科的思想。 简而言之,就是追究事物本质、规律的科学思想。 今日来参加小朝会的,除了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都是大明朝堂文官集团的精锐,每一个都读书等身,甚至连那些都督们也读过不少书。 但朱见济这么敞开了说,要说推广什么思想,还是让大家有点…… 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