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五章 大明的底蕴! (第3/4页)
目解决了一部分荆襄流民,现在又搞几十万出来,根本没法安置了。 朱见济咳嗽一声,问林聪,“林尚书,水灾之后,灾区的粮田修心修缮是否需要大量民夫?” 林聪点头,“受灾面积太大,要确保秋收以后开始种植冬季作物,确实需要数万人一两个月的劳作,才能把粮田恢复如初。” 朱见济沉默了一阵,问陈循,“户部真有钱?” 陈循斩钉截铁,“有!” 大明早已不是当年大明。 朱见济便道:“朕来定夺罢。户部尚书陈循,作为赈灾钦差,前往郑州花园口主持放粮、开设粥厂一事,朕赐你天子剑,若有官员敢中饱私囊,可以先斩后奏。” 陈循大喜,“臣,领旨!” 朱见济又道:“农部尚书林聪,作为灾后重建钦差,去往郑州灾区区域,招募足够数量的民夫,重新修缮粮田,尽快达到可以耕种的水平。” 林聪领旨。 朱见济想了想,“如今朝野臣子中,谁最擅长治水?” 有点遗憾。 这个时期,朱见济知道的治水能臣只有一个徐有贞。 可惜参与夺门之变,死了。 于谦出列,“陛下,前都察院御史许良早些年跟着叛臣徐有贞去治过水,有丰富的经验,可堪当此重任,还请陛下下旨起用。” 于谦作为老臣,最熟谙朝中老臣。 许良已经致仕一年多了。 朱见济道:“既然是于少保推荐的,那边下旨起用许良,让他去郑州把决堤河段重新修缮起来,并酌情做好预防工作,工部和户部全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