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宗别闹_第二十九章 拿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拿捏! (第3/4页)

,张先生虽然皮相不好,但儿臣以为,先生之忠心,可比王艮。”

    这话一出,群臣又是脸色大变。

    孙太后却倏然止步。

    回头看了一眼朱见济,微微颔首,“哀家知道了。”

    小兔崽子,算你有点良心。

    知道赢了要见好就收。

    大明朝有点名气的王艮,有两个,一个是王阳明的弟子王艮,还有一个则是太宗陛下靖难时的江西人王艮。

    很明显,朱见济说的后者。

    王艮,洪武三十三年江西乡试第一名,解元。

    洪武三十五年殿试策对榜眼。

    但王艮其实应该是状元,只不过长相着实有些寒碜,朱允炆觉得状元长这样有点损伤朝廷形象,于是把第二名胡广提为状元,王艮降为榜眼。

    后来太宗靖难,李景隆开金川门迎圣驾,朱允炆自焚于奉天殿。

    当夜王艮、胡广、解缙、吴溥四人聚会。

    胡广、解缙慷慨陈词,唯独王艮哭泣不语,四人各自回家后,吴溥的儿子吴与弼认为胡广和解缙会自杀殉国,但吴溥认为胡广和解缙只会讲空话,真正忠君爱国的是王艮。

    话还没讲完,听到住隔壁的胡广大声对斥责妻子,说外面兵荒马乱的,小心看好猪。

    吴溥说他连一只猪都舍不得,难道舍得生命?

    果不其然。

    太宗登基,胡广、解缙归附。

    尤其解缙,连夜“驰谒”,还抢着去写登基诏书,很是讽刺。

    反观王艮,回家便自杀殉国了。

    建文帝以貌取人,王艮却未以势取国。

    太宗和后人虽然不承认朱允炆那一朝,但私下里说,提及王艮,还是认可他的忠君爱国,只不过为了保持靖难的政治正确性,一直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