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_第二百四十章 店面(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 店面(中) (第1/5页)

    从解放后到七十年代末期,国内历经了数次重大的变革,搞得人心惶惶,即使是在改革开放的早期,仍然有很多人在持观望态度。

    除了前文曾经提到的那些刑满释放的个体户之外,像是解放前就拥有许多产业并且将那些产业转移到海外的家族,却是不敢贸然进入国内市场。

    可以说,八十年代末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都是国内许多行业的一个空白期,当时进入到那些行业中的人,无一不是获利颇丰。

    方雅志就是如此,过人的眼光和气魄胆略,让他在九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的时候,几乎垄断了国内的玉石产业。

    那时各行业还没有价格监管,玉石原材料便宜,加工后出售的价格往往都能翻上十倍百倍,可谓是暴利行业,也为方雅志积攒了亿万身家。、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树立百年老店的招牌,方雅志斥资近一千万,在新建的潘家园内,开设了的旗舰店。..

    当然,在琉璃厂内的总店还是保存的,毕竟那百年的风雨沧桑,就是岁月铸造起来的牌匾。

    新店开业之后,更是确定了在国内玉石行当的龙头地位。

    潘家园内的不光做零售生意,更多的则是南来北往的客户到此进货,往往玉石行情的波动,就能影响到全国的玉石行当。

    不过这种好光景,也就仅仅只维持了几年的时间。

    进入到九十年代中期后,不光是京城一些老牌古董商人盯住了玉石产业,就连港岛的那些传统珠宝商,也有意在这块蛋糕上分上一杯羹。

    疆区玉石矿的垄断,很快就被实力雄厚的各个商家联合打破掉了。而各种中低高档次的玉石珠宝店,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了京城的各个角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