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3/4页)
便闹了起来,逢人便叫说狗官强抢他家女儿,闹到半宿,仍闯不过驿馆门口的护卫看守,便有乡邻嘲笑道—— “只知道撒泼有什么用?有本事,你也学你家小孙女,去衙门告啊,左右那炀陵城的石太尉昭告天下说要大赦,今年的囚犯罪减一等,小罪从无,估计你们就是因为这个被放出来的。没钱没权,想找婵娘,不妨再去官衙那儿闹一闹,也许他们怕了你们了,也就把人交出来了。” 李氏父子出身贫贱,但李翁平时颇有狡辩之才,受了鼓动,一拍大腿便扯了人家一块白布,逼着路边驿馆算命的写了个歪歪扭扭的“冤”字,倒系在额上,便带着一干好事的百姓冲去了衙门,砰砰砰地敲起了登闻鼓。 围观的百姓们嗑瓜子的嗑瓜子,抱孩子的抱孩子,挤在一拨儿看热闹,还没聊上两句李家父子平日里恶行,官衙前三扇大门便齐齐打开,收拾得十分精神的官役鱼涌而出,分列两侧,一个主簿走出来宣告道—— “今日太守徐大人亲自审理,郡中百姓,皆可入堂旁听。” 人群中倏然一静,在他们看来,徐鸣山几乎是当地人眼里的地仙,德高望重,以一人名望让这偏僻的岐山郡成了文人墨客如织的风雅之地,而今竟然亲自审理这桩百姓眼里的小案子。 李氏父子被带至正堂,见公案后坐着一个不怒自威的皓首老者,眉目庄严,四周阵仗亦与之前截然不同,腿立时便有些发软。 “下跪何人,状告何事?” 李家儿子先前在衙门外叫得声音最大,现在左右环顾一番,总觉得旁边衙役手上的棍子红得血亮,讷讷不敢言语。那李翁见儿子不吭声,但想到自己光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