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五十七章 跪谏无用 (第3/4页)
帝采纳了制策司少流自己子民鲜血多流外夷番民鲜血的提议,也就将处理这些内乱的主基调定为了招安,且因此特地推举让一文臣统领军政,而李如松反而只是协理。 “诸卿可有异议?”在戚继光奏后,朱翊钧就问向了在场的其他执政公卿。 申时行起身道:“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接着,其他执政公卿也跟着表示附议,也就是没有意见。 朱翊钧便因此直接批准了戚继光所奏。随后,申时行则代表内阁向朱翊钧奏说:“启奏陛下,内阁议后推户部右侍郎吕坤兼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官,总督以工代赈与移民代赈之事!” “礼部左侍郎金学曾兼右副都御史、商部左侍郎,总督东夷贸易诸事,盖因吕坤知民情懂事务,赈灾移民再合适不过;而金学曾熟稔东夷诸事,故去东夷买地也最恰当不过。”朱翊钧点头,随即也批准了申时行所奏。 “没想到朝廷定下的策略是招安,这倒是附合新礼。”张岳在收到让他去负责招安造反百姓的旨意后,就对左都御史赵锦说了起来。 赵锦则道:“招安虽符合新礼,但不符合地方豪绅之意,公当谨慎处之为是,一般而言,没有地方豪绅支持,很多事是很难为的。”张岳点头:“吾自然知道。”而张岳接下来还是开始准备起去陕西奉旨督办招安一事,但在他离开前一日,李辙来见了他,且道:“下僚是受恩辅所派来见公的。”张岳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