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八章,全军覆灭 (第5/10页)
二战的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大多数的内部空间是空的,依靠机身蒙皮覆盖到龙骨上面形成飞机的整体外观,龙骨和龙骨之间的空间大部分会被用作储存飞机的燃油。当飞机被机炮或航空机枪击中后通常是会穿透飞机的油箱的,这样就会造成燃料外泄。在击中的部位由于炮火爆炸的问题往往会有火灾的情况发生,泄露的燃油就会被火焰点燃从而冒出浓烟。 若是造成飞机结构被破坏,战斗机就会失控下坠,因此就可以看到一架被打的冒了烟的飞机呼啸着冲向地面。二战期间航炮和航空机枪的威力通常不大,很难打出飞机凌空爆炸的成绩,因此飞机拖着烟坠毁也就是早期空战的一个特色。至于跳伞,二战战斗机是螺旋桨式,速度比较慢,飞行员身上背负着降落伞,打开了安全带之后,他们要凭借自身的力气,掀开座舱盖,然后爬出座舱,弃机跳伞。这种逃生方式,许多飞行员根本办不到。 因为战斗机失去控制后往下坠落,它是螺旋式的,速度快,离心力把飞行员死死地压在座椅上,加上之前经过战斗,飞行员体力也不支,他们根本无法爬出舱外。所以大部分飞行员被击中后只能继续cao纵飞机找一个平坦的地方降落,由此迫降就成为了二战飞行员所必备的一项技能。 至于能够将飞行员安全弹射出座舱的弹射座椅,在二战期间战斗机上寥寥无几,直到1943年德国人才发明出来!而小日本在这方面做得正是够绝,为了提高飞机的机动性能,多装一些弹药,他们尽量减轻飞机的重量。飞机机体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根本不给飞行员配备装甲防护,而且连降落伞竟然也是在省略掉范围之内。 直到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人开始给飞行员配备降落伞,使日本飞行员的损失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