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那些人_第19章 大发战争财的朱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大发战争财的朱温 (第3/5页)

是朱温投降唐朝后第一次得到中央的嘉奖赏赐。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到了光启二年(公元886年)三月,因为之前朱温和秦宗权军队交战,好歹打了几个胜仗,而原本朝廷依靠的时溥此时却一副不管不问的模样,做起了酱油哥。所以中原剿灭秦宗权还要靠朱温。为了笼络朱温。于是便加封朱温为沛郡王,一下子从第六等爵位提升到了第二等品级,按照品级是从一品,这也算配得上他检校司空的身份了。

    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十二月份,随着朱温的实力增加和在中原战场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朝廷对于他越来越依赖。于是改封为吴兴郡王,食邑增加到了三千户。这里有一个问题,因为在唐朝一个郡王标准的食邑为五千户,但是到了朱温这里还剩下三千户,只是相当于一个国公的待遇,虽然这些是虚的,但是毕竟也是身份的象征。

    光启三年(公元887年)五月。因为淮南发生了变故,朝廷管不了,干脆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了朱温,于是加封朱温为“检校太尉、淮南节度使”。这里的检校太尉还是兼职太尉的意思。太尉掌管兵伐战事,而淮南节度使则是节度淮南,也就是说淮南那一块地,现在归朱温管了,这两项任命,可以说让朱温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再次提升了一个台阶,虽然这个淮南节度使并不好当。

    在这零零散散的加封、改封之类的,从朱温在和秦宗权抗争的时候就没有停止过,十月份,皇帝命大臣撰写记功碑送给朱温。

    这个记功碑,一般都是赐给对于朝廷有大贡献的人物,寓意这些人的事迹青史留名,名垂千古。而在这里赐给朱温一个记功碑,目的很明显那就是告诉朱温你做的事情朝廷都知道,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