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3/4页)
我尤爱一句“那酴醾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一曲听毕,当真齿颊留香,余韵无穷。 命人厚厚打赏,又叫上人来嘱咐她说:“你不知道,我住的这屋子原先就叫牡丹亭,不过先帝把它改作镂月开云……你唱得极好,要每日勤练不辍,我可是望你日后成为一代大师的。” 我又赏,弘晖也赏。 弘晖说:“到了夏天,我们在亭子里摆上宴席,命人在湖中船上歌舞,再配上箫笛笙管,灯火通明,才是好风景。” 我只是笑,说:“除这一折外,如今另有极好的曲子……只是,不知你敢不敢摆?” 弘晖眼睫眨了眨:“什么?——哦,我知道了,是不是孔尚任的?” “聪明,说的就是那个。”我端了茶盏慢慢撇着沫子。 他笑意连连:“只要你喜欢,演上这个又有什么难的?当年圣祖爷爷曾命人连夜送入的本子呢,对东塘先生的才华是赞不绝口的。现在民间也多有演的。”。 他说着,贴着我的脸颊亲昵地笑道:“我来猜一猜,你最喜欢哪一节——必是罢。” 说着,他毫不避讳,竟背诵道:“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他一字字朗声说着,有些名士的风流态度,坦然磊落。 我接口:“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 不知不觉,我们二人竟然已经都站了起来。我瞧着他,唇边含笑,双目半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