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2 (第1/4页)
大喊:“要要,给我来半斤,不,我要一斤!” 等捧着店小二给他称好的盐,看着手上剩下的钱,这汉子才开开心心的往家里走。 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听说如今的盐价,纷纷跑来大购一番,一时盐铺大卖,不过掌柜的却不见得多高兴。 以前一斤盐三百文,足足比外面贵了三四倍,宁州百姓吃盐贵,拼死拼活一个月赚下的钱大部分都落入了盐商的口袋,可惜当初盐官势大,宁州百姓求救无门,只能苦哈哈的过日子。 后来前任宁州官员被查办后,新接手的盐商不甘少赚的那些白花花的银子,虽然象征性的降了些价,但当初宁州没什么人做主,每斤盐还是要一二百文。 祁盛在了解过盐价后就和当地的盐商“好好”洽谈了一番,又考虑到不能把人给逼急了,这才按周边许州和严州的盐价定为一斤一百文,和正常五六十文一斤盐的价格相比,这个价格也足以让宁州的这些盐商们赚翻。 但祁盛也知道,自古盐商盘根错节,在没有把整个盐商系统部整顿一遍时,适当的还是要给他们一些便利。 不过如今的盐价也足以让宁州百姓们开心,拿到工钱买了盐的人家,纷纷感叹祁大人是为民请命的天大好官。 祁盛的形象在百姓心里树立了起来,自然开始有人注意到当初祁盛颁布的另一条公告,拿山货药材换大米! 起初百姓们是担心他们辛辛苦苦采摘的山货药材换不到多少米,但如今切切实实体会过祁盛的政策优惠时,有些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开始有些心动。 白家村山脚下原来的一个猎户人家,那猎户如今瘸了一条腿,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